爬坡的要領

轉貼於Go Go Bike ..... 單車趴趴走 ..... 

引用自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gt23zero/7645880



遇上坡時,只用腳力踩踏,是不夠的,更要配合底下的要領:



(1) 變速

將後飛輪逐漸往大的齒盤移動或將前方的大齒盤移往小的齒盤,

以自已感到最適當、 速度又不慢為原則。



(2)運用上身的力量

握住跑車型手把的下方(或登山車的輔助把手, 即牛角),

腰稍往後移,握住手把往胸前用力拉,腳踏往前踩,

如此可很自然的運用到上半身的筋肉群,減少上坡的辛苦,

儘量不要將屁股離開座墊踩踏(抽車),

因為如此,很容易疲勞(除非你有經常練習抽車)。

同時在坡上,最好使用二吸一呼(或二吸二呼)的呼吸法,以補充大量的氧氣。



(3)勾腳

經常騎車者,可使用束腳將腳踏回轉的盲點後半部,

往上拉,以減輕腳的踩踏力與負擔。



(4)注意路況

爬坡時,往往因埋頭苦幹而忽略前方的來車或接近你後方的車輛, 

為了安全絕對禁止以「之」字形行進。

跟同行車友間,跟車距離至少離二至三個車身。 

頭部必須抬起看前方的路況,切忌將頭低下的『埋頭苦幹』,

不但會有安全問題,也會影響到你的呼吸順暢。

注意前方二十至三十公尺的坡度變化,以便適時變換檔位。



(5) 踩踏

爬坡踩踏時儘量以膝蓋靠近上管的姿勢踩踏,

這樣一來在下踩動作時才能夠利用到大腿及股外側的肌肉,

如果你習慣將膝蓋在踩踏時遠離車架,無疑是在浪費你的力量。



(6)抽車: 

使用站姿騎乘爬坡的目的有幾個:

1.坡度變陡時

2.加速追趕或擺脫你的對手

3.變換姿勢讓其他肌肉放鬆

想像你是在單車上跑步一般,

但不同的是在往前跨步開始下踩至底部死點之後,

也必須注意到上拉時也要出力以維持平衡,這是與跑步最大的不同點。



(7)手肘: 

保持手肘略為彎曲,當腿部向前出力時,手部可以平行的往後拉同時出力,

這會讓你的全身同時有效率的作動;站姿踩踏時,手拉的動作變成往後上方,

並且配合腳部往下踩踏的力量作單邊輪流出力。



(8)臀部

臀大肌是人體最大的肌肉,並且延伸至大腿後肌,

以坐姿爬坡時若能運用到此處的肌肉便會更有效率,

出力的感覺是與你由椅子上僅靠腿部力量準備站起來時的感覺 類似,

在單車上要作到這樣的出力則必須注意到迴轉後勾的動作,

但必須配合坐墊高,以免傷及腳後跟的肌腱。



(9)腹部

爬坡時腹部的出力並不明顯,但實際上腹部扮演著支撐的角色,

就是當爬坡時腹部兩側有繃住的感覺,這就是腹部在支撐了上半身的出力,

同時扮演平衡的角色,腰腹部力量不足的騎士在爬坡站姿時的平衡反應較差,

應該以仰臥起坐、後仰伸展來補強此區域的力量。



(10)背部

保持背部平坦才能使下背部的肌肉及腹部側面的肌肉使得上力量,

如果你無法讓背部自然變成平坦,那麼你可能選了一台太小的車架或太短的龍頭。



(11)坐墊

在適當的座墊高度前提之下,找到座墊前後位置以及座墊翹起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,

一般而言,座墊中心會在齒盤中軸的後方,但確實的位置就因人而異,

必須多嘗 試。另一方面,座墊翹起的幅度多半是以座墊前後端呈水平為基準,

以座墊凹下的鞍部去符合騎士的股部,但每個品牌的坐墊凹下的程度並不同,也是要使用者去適應。



(12)放鬆

很多人要上坡的時候,總是手把抓得很緊。這是很自然的反應,可是用在騎車上坡卻不適當。

你應該輕鬆的抓著手把,這樣,你不但省力,比較能吸收震動,碰到障礙或鬆軟路面也比較不會失控。

你可以把手和下巴當指標──

你雙手抓得越緊,下巴咬得越緊,肩膀和上半身通常也就縮得越緊,爬起坡來也就越吃力。



(13)交替使用不同的肌肉

如果是爬長坡,屁股在坐墊上的位置可以前後交互調換:

在後面的時候,大部分使用屁股的肌肉,雖然效率較低,但是力量比較強;

換到前面時,大部分使用腿部肌肉。

你可以這樣思考:上半身前傾大約四十五度時,大部分使用屁股肌肉,

上半身比較直立時,使用大腿肌肉。兩者互相交換調節,彼此都有機會休息。



(14)改變呼吸習慣

呼氣 的時候專心的讓腹部「往下掉」或故意把腹部「往外擠」,

用力呼氣卻被動吸氣(和平常的習慣相反)。

這種方法能夠改善「氣流」,讓你不會喘不過氣。

爬坡的痛苦與緊張常常使騎士摒住呼吸,作不平均的喘息,這一點必須覺察改變。

讓呼吸和踩踏保持某種固定節奏(不一定要一對一)。

除了短坡、極陡坡之外,爬坡不但要懂得用力量,還要注重節奏。



(15)排路線

爬坡時,特別是崎嶇的路面,排路線非常重要。

爬坡時你的動力本來就比較少了,可是每一個障礙都會消耗你的動力,所以你要避開難騎的路面。

爬坡時眼光放在遠近兩點,遠點在前方約六、七米、十米不等。

近點注意當下的輪下,每通過這一點就要在遠近兩點間排出三、四個通過點,

依此路線前進,一路如此。這樣你才不會「突然」遇到難騎的路面,措手不及。



(16)騎外彎道

爬坡遇到轉彎時,你眼前會有兩條曲道,

內曲道比較短但比較陡,外曲道比較長但比較緩,

盡可能靠外曲道騎,雖然比較長,不見得不利。



(17)盡可能保持正前方直騎

左右穿梭是爬坡到了沒有辦法最後的手段。

稍稍一點轉向,縱然只有一度,都會增加百分之六(車輪的)前滾阻抗,

三度的轉向,前滾阻抗增加到百分之三十。



(18)冥想

尋找五、六米或十米前方路面上一個點,

假想那個點和你的單車之間有一條繩子一直在把你往那個點拉。

聽起來有點蠢,可是卻真的可以幫助你爬坡。

Posted in 標籤: |

0 意見 :